2021年以來,全國消防救援部門共檢查消防產品使用單位276481家,查處消防產品違法案件5381起,罰款金額2247.19萬元。
在生產和銷售領域,生產和售賣假劣消防產品,不只是罰款,嚴重的是要判刑的,以下是近年來3起打擊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典型案件,當事人均被判刑。
1、寧波象山上百箱煙感器售假案
2022年1月,寧波象山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成功端掉一銷售假冒偽劣煙感器黑窩點,這是該局破獲的首起涉及消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
2021年8月,民警依法處罰了涉嫌銷售假冒偽劣煙感器材的店鋪,而后通過偵查,發現假冒偽劣商鋪源于同一個上家,于是迅速開展深挖,經過一周的努力,查獲了假冒偽劣煙感器21箱,共計2100余只,后經象山縣市場監管局交由權威部門鑒定該批假冒偽劣煙感器均為假冒偽劣產品。
但民警并未止步于此,通過不懈地偵查,民警成功鎖定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某地的上游犯罪團伙,成功搗毀制假銷售窩點3處,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查扣大量假冒煙感器材、包裝。
民警到達現場時,犯罪團伙的倉庫中尚有價值30萬余元的200余箱的庫存商品還未銷售,而他實際已經銷售的假冒偽劣產品已經達到了500萬余元。
目前,這一團伙因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象山公安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至此,該制假售假犯罪鏈條基本被斬斷。
2、山東臨沂5000余萬元特大制售假冒滅火器案
2020年初,山東臨沂經濟開發區公安分局治安巡防大隊在轄區一個養殖區發現了一個制造假冒偽劣滅火器的窩點,查繳偽劣滅火器罐3萬多個,以及制假的罐裝機、打壓泵、包裝箱及假干粉大宗,這些干粉滅火器均無《產品型式認可證書》和《檢驗報告》等消防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消防產品身份證信息無法掃描識別。根據《消防產品現場檢查判定規則》,均判定為不合格消防產品。
在歷時一年多的時間,民警奔波數千公里,先后查獲了隱藏分散在各地的16個制售假滅火器的窩點,共涉案價值5000余萬元,抓獲嫌疑人30余人,有7人被判刑,其中刑期最長的長達7年。
據民警介紹,這些制假窩點均采用滑石粉來替代干粉,用空氣壓力替代氮氣,然后貼上著名廠家的商標批發給售假公司,通過網絡銷售平臺銷往全國。
民警調查,嫌疑人使用的滑石粉僅100多元一噸,制假窩點均隱藏在農村,所雇傭的多為老年人和農村婦女,制假成本低廉,利潤豐厚。
3、海南海口男子偽造印章售賣劣質防火門案
廣東男子張成杰(化名)租用海口廠房假冒廣州某門業公司名義,私刻多家公司印章,生產銷售劣質鋼質防火門。
海口市秀英區人民法院認為:張成杰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管理法規,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防火門共計價值389393.60元,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被告人張成杰偽造公司印章,其行為已構成偽造公司印章罪,應依法予以懲處。
判決如下:
張成杰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八個月,并處罰金200000元;
犯偽造公司印章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
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200000元。